1.很多人虽然嘴上说要保持耐心,但身体却诚实地游走在即时满足的边缘。总之,他们希望只读了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,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,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,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。
2.分心走神的原因无非两个:一是觉得当下太无聊,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;二是觉得当下太痛苦,于是追求更舒适的事情。因为身体受困于现实,只好让思想天马行空。
(相关资料图)
3.焦虑的原因就两条:想同时做很多事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。 王小波说:人的一切痛苦,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。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: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,又缺乏耐心。
4.一个人刚好感到有些累时,说明他正好处在精力舒适区边缘,此时主动休息、及时回血,就能使精力的使用效率最大化。那些靠意志力强撑又不够专注的人,其实已经将自己置身于精力的困难区,所以他们体验到的多是痛苦而非愉悦。
5.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,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,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你真正产生收获。
6.只要开始学习或工作,就尽量保持极度专注的状态,哪怕保持专注的时间很短也是有意义的;一旦发现自己开始因为精力不足而分心走神,就主动停下来调整片刻。
7.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,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,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,立足长远,保持耐心,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。
8.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,就是因为它是自己巩固的——越用越强,越强越用。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,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,而是依靠知识。
9.让理智脑变强大并不意味着要抹杀本能脑和情绪脑。换一个角度看,也没有必要抹杀,因为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,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。
10.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,因为认知影响选择,而选择改变命运,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。
11.回避痛苦并不会使痛苦消失,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,变成模糊的感觉。而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,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,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,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。
12.模糊,正是人生困扰之源。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,谁的模糊越严重,谁就越混沌;谁的模糊越轻微,谁就越清醒。 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,而迷茫和恐惧又使我们的认知、情绪和行动遭遇各种困扰,继而影响人生的走向。
13.让理智脑变强也不是为了对抗或取代本能脑和情绪脑,因为用力量对抗无异于用一方的短板去挑战另一方的强项,注定是没有出路的。 很多人成长过程中感到极度痛苦,就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,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,却收效甚微。
14.人,生来混沌。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时我们的理智脑太过薄弱,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,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,以克服天性。
15.很多时候,我们对困难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为看不到全局、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,所以总是拿着天性这把短视之尺到处衡量,以为做成一件事很简单。事实上,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,改用理性这把客观之尺,则会极大地提升耐心。
16.理智脑不是直接干活的,干活是本能脑和情绪脑的事情,因为它们的“力气”大;上天赋予理智脑智慧,是让它驱动本能和情绪,而不是直接取代它们。 就像我们大脑里的那位经理,他的职责既不是开除两位员工,也不是与他们对抗,更不是亲自上阵、包揽一切,而是学习知识,提升认知,运用策略,对两位老员工既尊重、包容又巧妙驱动,通过各种办法让他们开开心心地把活干了,最终使大脑这个“公司”团结和谐,欣欣向荣。
17.反观,是元认知的起点。当你开始反观自己的思考时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: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,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,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地想法,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。而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的,不同选择的累加造就了不同的人生。
18.在初始阶段,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,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,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——这正是增强自制力、提升行动力的秘密。这个秘密适用于所有人。
19.潜意识没有思维,只有本能,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,诱导我们娱乐、享受,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,而人若不学习,又无力克服本能。
20.好的学习模式是,在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,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,A和B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。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着B,在做B的时候又想着A,那么意识工作的深度不够,潜意识也无法顺利开启,这种边界不清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伤害很大。
21.做选择是一件极为耗能的事情,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清醒和定力,绝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被强大的天性支配,去选择娱乐消遣。在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,生活更充实。
22.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相关认识规律之后,就能在面对长期的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:有人选择放弃,而我们选择坚持。
23.很多人情绪不好,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,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,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。想要情绪平和,就是要在交流时不戴有色眼镜,不带主观色彩,先想办法了解事实,搞清楚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24.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人往往缺少输出和反馈意识,虽然他们及其理性,甚至能以超越常人的毅力不断激励自己努力,但最终收获的仍然是痛苦和失败。
25.不管你处在什么状态下,只要拿出笔和纸,写下目标、写下时间,你的元认知能力就能迅速提升,你就会动力满满。归结起来还是那句话:认知越清晰,行动越坚定。
26.一次是傻傻的敲键盘,一次是傻傻的写文章,我看到了创造文字的好处,进而主动做成了这件事。而以前的我爱耍一点小聪明,总希望能先看到结果再行动,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。
27.这真是成长中的一个悖论: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。耍小聪明的人会因为结果不明朗,担心付出没有回报,所以不愿行动,以致永远停留在原地。
28.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: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。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,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。
29.所以变聪明的秘密就是:先保持极度专注,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。即事前聚精会神,让意识极度投入;事后完全忘记,让意识彻底撒手。这样,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。
30.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,比如明天的演讲、考试的期限、失业的担忧,等等。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,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,进而降低心智带宽,做出不明智的行为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