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入北京通州的韩美林艺术馆,就进入了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世界。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艺术的气息,雕塑的风格与周围的街心花园浑然一体,颇接地气。艺术馆不仅可以免费参观,还时常举行艺术活动,让更多人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艺术,享受美与艺术带来的新体验,这也是艺术家韩美林先生所坚守的责任与使命。
从“土地庙”里掏出来的书
(资料图)
韩美林先生藏书无数,却把几册旧得掉了渣的书列为自己“艺术清单”上最重要的作品,这些书籍是韩先生儿时机缘巧合从土地庙所得。《四体千字文》《六书分类》《说文古籀补》……这些对于我们都十分陌生的书目却是6岁的韩美林最宝贝的,也激发了年少的他对文字的研究与兴趣。
可惜在后来当兵离家的岁月中,这些书被家人挪作他用,急得韩美林大病一场。巧合的是,在36年后,韩美林先生偶然在上海福州路一家古书店中再次与《六书分类》重逢,失而复得的“书宝贝”令他百感交集,当即在书店里崩溃大哭……
直到今天,这些书虽已经破旧得“一碰就掉渣儿”,但却在他的艺术王国中依旧被妥帖安放,因为这是他文字、书画创作研究的启蒙。纵然是在艺术中阅尽千帆,纵横捭阖的韩美林先生,对这些书依旧推崇备至恭敬有加。想起他艺术馆中那顶天立地的“天书”,这便是艺术的一脉相承。
谢谢肖邦以及音乐
韩美林先生说创作的时候不能没有音乐,需要听着有画面感的音乐,在他的工作室里,堆满了音乐碟片,音乐不仅是绘画的灵感,也是艺术的启迪。韩美林先生说音乐是艺术里面最上面的那颗钻石。老顽童般的韩先生不仅随手就画,还能随口就唱,他说他不仅要谢谢肖邦,他还要品品评弹与民歌中的中国味道。
希望自己的创作“自由而概括”
在上个世纪80年代,韩美林先生第一次来到宁夏银川,他被古老神秘的贺兰山岩画深深吸引。此后,韩美林先生先后多次来到这里,观摩岩画艺术,汲取创作灵感。
艺术馆中也陈列着韩美林先生的“天书”作品,他从散落多地的甲骨、石刻、岩画、古陶、青铜、陶器、砖铭、石鼓等文物遗存上,搜寻记录了数万个古文字符号,并对这些符号精心临摹、整理、创作,用类似文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,耗时数年汇集成“天书”。精妙的图案书写着古人的生活与智慧,记载了人类的过往。韩美林先生视与岩画的相遇为自己艺术的转折点,“我希望我的画作也如岩画一样‘自由而概括’”。
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
他谈起《红楼梦》,喜欢芳官的“真性情”,佩服王熙凤的“利落”;回忆起上小学时自己“偷”家里的钱买到的《古文观止》,那本让全家半个月没饭吃的书,是他的精神食粮。他可以倒背如流《礼记》,把里面的真知灼见认真地解读……一墙书就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,那些古今中外的思想家、艺术家,仿佛都是他的座上宾客,在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世界中欢聚一堂。
两位“80后”的老友记
在《我的艺术清单》节目中,主持人朱迅拨通了冯骥才先生的电话,线上老友会温暖开启。
今年刚刚升级为“80后”的冯骥才先生在过生日的时候收到了来自老朋友韩美林的80张画。冯先生属马,所以每张画都是一匹“美林风格”的马。韩美林先生赶在北京到天津最后一班快递发车前,一气呵成画完的,两个小时后,在天津的冯骥才打开门,“80匹马‘站’在我面前了”,笔墨未干,情谊跃然纸上。
两位的友谊源自艺术家之间的志趣相投和惺惺相惜,冯骥才说韩美林冒“傻”气的时候创作最佳,他像一匹带翅膀的马,不停地前行,如今他更希望韩美林像一只“小乌龟”,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慢慢地前行。两位的对话犹如两个天真的小男孩,句句透露着深厚的情谊。
节目中,主持人朱迅问韩美林先生:“您的艺术世界如此丰富,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?”他不假思索,脱口而出:“做人!”真诚的眼神中闪烁着赤子之心!
编辑:夏徐寅
责任编辑:王布米
Copyright 2015-2022 欧洲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